公约全文如下:
1.维护环境卫生。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,不乱扔废弃物,不在禁烟场所吸烟。
2.遵守公共秩序。不喧哗吵闹,排队遵守秩序,不并行挡道,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。
3.保护生态环境。不踩踏绿地,不摘折花木和果实,不追捉、投打、乱喂动物。
4.保护文物古迹。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,不攀爬触摸文物,拍照摄像遵守规定。
5.爱惜公共设施。不污损客房用品,不损坏公用设施,不贪占小便宜,节约用水用电,用餐不浪费。
6.尊重别人权利。不强行和外宾合影,不对着别人打喷嚏,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,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,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。
7.讲究以礼待人。衣着整洁得体,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;礼让老幼病残,礼让女士;不讲粗话。
8.提倡健康娱乐。抵制封建迷信活动,拒绝黄、赌、毒。
建议
做好功课 文明出游
旅游是一件高兴的事,但旅游的行程中,如果只图一时高兴,以不文明的行为引发纠纷,就谁也高兴不起来了。南国早报记者采访到的一些旅游达人都表示,学会文明旅游,要从自律、自省做起,也要注意旅游目的地国家的一些特别的注意事项。
王先生说,在国际线路的旅游团发团之前,旅行社都会发给每一位团员一份旅游须知,上面详细写着当地的特殊规定和习俗,希望团员抵达当地后能够注意言行,不要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。可是能认真学习的人少之又少,所以才会给旅行带来那么多不必要的不愉快。其实,除了了解不喧哗、不破坏环境和公用设施、爱护文物等常识外,关键是做足行前功课,入乡随俗,听从导游、领队的引导和劝诫,这样就不会出大问题了。
旅游达人冯先生表示,不管是出境游还是国内游、区内游,其实旅游文明的原则都是一样的。比如说,游览古迹时,除了不要乱涂乱画,还有不要触摸古代碑刻,拍照时尽量不开闪光灯;不要捡碎石或化石或者陶瓷化石,因为这些都是景区的一部分;不要攀爬、翻越古迹或墙壁;在海岛国家和地区,则不要擅自收集带走珊瑚、贝壳等,否则,就不仅是文明问题,再严重些还可能上升到违法、偷运文物等,所以轻视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