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南宁市区约50公里的昆仑关,因昆仑关战役而闻名,是我国十大名关之一。座谈会上,昆仑关管委会主任桂文志提出,昆仑关风景区将建造广西抗战文化长廊,打造成海峡两岸交流基地。游客通过文化长廊,可以看到广西抗日战争的全局历史,这其中不仅有国共合作,也有民族团结,以及学生军等元素。
“冷清”、“太小”、“没什么好看的”……这是不少游客去过昆仑关的感受。“除了看几块文字不多的石碑,找不到更多让人触景生情的东西了。”一名旅游达人说,昆仑关虽然是著名的抗战遗迹,但现在给人感觉有些冷清,而且缺少玩、吃、看等旅游配套服务。
“文化不自信,挖掘包装不够。”南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史胜明认为,旅游讲究的是眼球经济和创意经济。昆仑关是不可复制的稀缺文化产品,但在吸引眼球上以后还需多下功夫。如国外已经将战争历史文化融入手机游戏,目前这类型的旅游产品在国内仍是个空白。他建议,可以借鉴这种思路,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一历史文化。
“只有包容的文化才更具生命力。”南宁市台办副调研员曹瑛珀等则认为,昆仑关旅游的包装思路应该从军事转向文化。这里的文化,不应该仅仅局限为抗战的文化,更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,还可以把历史上发生在昆仑关的战役和人物挖掘出来,打造丰富的昆仑关文化。